Friday, July 27, 2012

消息:Woe, Is Me要復活了!

隨著核心成員的退出,Woe, Is Me早已不再是當初的陣容。
前成員Tyler Carter在訪談中透露出一些內部問題。

一陣子前他又在Twitter表示如果他開始玩以前的玩意呢?

這真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!
Woe, Is Me要復活了!

新團ISSUES至今還沒有進一步消息。
可以確定的是目前成員為:
清腔 - Tyler Carter
吼腔 - Michael Bohn
鍵盤手兼合音 - Ben Ferris
貝斯 - Cory Ferris
鼓手 - Case Snedecor

官方Twitter:https://twitter.com/Issuesrock

Tuesday, July 24, 2012

新曲:Between the Buried and Me - Telos

一個超過五、六分鐘的樂曲
以極度前衛的手法詮釋死蕊
他們的歌曲你永遠都能在眾多歌單轟炸中一耳識別出
今年十月的新作
《The Parallax II: Future Sequence》將帶給你更意想不到的饗宴



§ 成  員:
主唱兼鍵盤-Tommy Giles Rogers
吉他-Paul Waggoner
吉他-Dustie Waring
貝斯-Dan Briggs
主唱-Nick Detty
鼓手-Blake Richardson
§ 類  型:Progressive Metal, Deathcore
§ 成軍年份:2000

來自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Between the Buried and Me,團名取自Counting Crows一首歌曲的歌詞。2000年成立至今發行了無數張作品,在十多年間雖經多次團員變動,一貫的實驗派手法卻一點也沒變,他們試著在死蕊中,以無數的前衛音符的想像,填補了金屬樂-以速度和力量為優先考慮-的缺欠。
發行了三首Demo,就被德國前衛廠牌Lifeforce相中,重新錄製並發行一張同名EP,隔年獨立廠牌Victory馬上網羅走這群富有潛力的青年,自此他們吸引更多人的注意,一直以來都是排行榜的常勝軍。
多年在Victory唱片中的優異表現,讓金屬大廠Metal Blade遞出重金,誓言將Between the Buried and Me的樂團生涯推向最高峰,今年發行的《The Parallax II: Future Sequence》延續了去年EP《The Parallax: Hypersleep Dialogues》,徜徉在前衛編曲轉換中的死蕊,將不盡的綿延在聽者耳邊。






§ 連署表演:
簡單的「Demand it!」就有機會在台灣看到他們的現場演出!

最詳細的英文WIKI-http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Between_the_Buried_and_Me
在Facebook給個讚支持他們-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BTBAMofficial
上Youtube觀看音樂作品-http://www.youtube.com/results?search_query=Between+the+Buried+and+Me
iTunes購買數位音樂-http://itunes.apple.com/us/artist/between-the-buried-and-me/id107404782


原文出處-http://g-p-c.blogspot.com
※本文張歡迎重製、刪改與隨意轉貼※

Friday, July 20, 2012

推薦:深入義大利現代硬蕊場景 Pt.1


後硬蕊音樂在2000年開始走入主流,許許多多的大小樂團像雨後春筍般陸續成軍。

比起稱這個潮流下的音樂為後硬蕊,我比較喜歡「現代硬蕊」這個詞,嚴格定義說來後硬蕊和金屬蕊在歷史上的發展是分開,卻在十幾二十年後的今天碰頭,激盪出許許多多優秀的樂團,當今Victory、Epitaph、Rise、Fearless、Sumerians等等唱片公司多數的旗下樂團都是相當好的例子。當中有些樂團喜歡加點硬蕊元素、金屬,甚至是嘻哈或電音,因此用後硬蕊來概括的稱呼這個潮流,似乎有些偏頗。

說到現代硬蕊場景,最興盛的地區無非就是美國,然而歐洲的現代硬蕊勢力也不容忽視,尤其是英國,像是Bring Me Horizon、Asking Alexandria、Enter Shikari…等等在當地或是美國都有很不錯的表現。除了英國以外,最近在義大利也發現了幾個頗有意思的團。

即將打入主流廠牌的MSWHITE
首先一定要提的就是在2010年解散的MSWHITE,在與Velocity(Rise唱片的子公司)簽約後,樂團由於移民問題被遣送回義大利,導致他們無法再進入美國表演,最後成員決定結束樂團生涯,這件事無疑是對義大利團往主流地區發展的一大打擊。但是他們是義大利唯一一個有能力打入主流市場的樂團嗎?




Hopes Die Last
在疑問之餘,馬上會想到這團。早在2004年就成軍的Hope Die Last起步的早,但發展的慢,早期偏向Emo、Pop punk,到了《Your Face Down Now》這張,味道才開始偏向Post-Hardcore / Screamo。

 

二線廠牌Standby簽下他們以後,發行作品《Six Years Home》可惜成績不盡理想,一來是因為二線廠牌在宣傳上不如一線有利,通常這些廠牌都是樂團們的跳板而已,二來就是這個場景的風氣已經不像以前這麼「純樸」了,大家喜歡一些新鮮的。
後來Hopes Die Last的努力終於得到回報,他們2012的專輯《Trust No One》頭一次登陸獨立專輯榜、硬搖專輯榜、Top Heatseekers榜,這是樂團的第一次也是義大利人的第一次。



這兩首馬上就能看到他們不同之處,這預示著我們要和純樸的HDL說再見。
說到這裡其實就不免會有些感慨,要迎合大眾博得喝采還是堅持自己默默無聞?選擇了前者的HDL讓大家看見了自己,如果仍是持守原來的曲風,那我們還有機會繼續看到他們在舞台上嗎?


義大利當地搖滾團Blind Fool Love
這團偏向流行搖滾這一派的和現代硬蕊這一塊比較接不起來,揉合Emo、另類和一些後硬蕊的Blind Fool Love,2011年與索尼音樂簽約,主打義大利本地,但其實後來的音樂作的比較是一般的另類流行搖滾,不得不說這其實頗可惜的。若你充斥強烈美國後硬蕊風的作曲方式感到疲憊,這團早期的幾首歌都是很適合的調適品。



(待續)


原文出處-http://g-p-c.blogspot.com
※本文張歡迎重製、刪改與隨意轉貼※